ylzzcom总站-下载

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市场主体——多项政策举措解决企业“急难愁盼”

2022-08-04 16:54:50

  加大降本减负力度,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,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……今年以来,解决企业“急难愁盼”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多地出台相关举措,政策环境持续优化。


  ——以“减法”换“加法”


  7月27日中午,位于山东淄博吾悦广场的哞哞精致烤肉坊陆续“上客”。店主陈安平和店员忙着接待客人。今年以来,面对疫情冲击,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,让陈安平对小吃店的经营重燃信心。他举例说,齐商银行向他提供了5万元商铺租金纾困贷款,“免收担保费,财政全额贴息,全程线上操作,从发起申请到提款,仅用15分钟。”


  加快落实退税减税,延缓社保缴费,减免房屋租金,降低融资成本……今年以来,多部门“真金白银”为市场主体降本减压。


  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共有18455亿元留抵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账户,已达去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2.9倍;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、工伤保险费率政策,为企业减负超过800亿元;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6月份,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.16%,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。


  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,推进涉企收费专项治理……着眼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不少地方还在减门槛、减环节、减费用上下功夫,算好“降本账”。


  “您好,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?”走进山西省河津市政务服务大厅,随处可见身穿印有“我是‘耿小二’,有事请找我”字样的“红马甲”。该市清涧街道办龙门村人王锁民从外地回乡创业,申请开办山西龙门能源集团有限公司。在“耿小二”的全流程指导下,不到3小时就完成了营业执照、公章刻制、税务Ukey等手续的办理。


  河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谭睿佳说,河津市全面推行“一网通办、一窗通办、一窗通取”的新模式,设置“一站式”企业开办服务专区,大大提高了企业开办便利度。


 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,投资项目审批提速。“以前从用地规划到施工许可,办完需要3个月到6个月,现在不会超过1个月。”华冠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人李凯说,今年山东冠县实施“全科医生”机制,立项用地规划、工程建设、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实现“一个窗口”无差别受理,公司每个项目都有政府工作人员专门跟进,办事效率大幅提升。


  “今年各地出台了不少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企业经营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,融资压力有所缓解,注册登记、核准审批、报关通关、税务办理等事项的便利化程度也在提升。”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。


  减的是负担,增的是活力。这从市场主体数量的变化可见一斑。1月至6月,山东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27.9万户,同比增长12.9%。截至6月底,山西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57.55万户,较去年同期增长21.47%,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首次突破100户,达到102.44户。


  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。《山西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》提出30项具体任务、119条引领性强、突破性大、惠及面广的改革事项;《福建省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计划》提出94项改革创新举措,打造营商环境福建模式……近段时间,各地接连“上新”更多举措,助力市场主体“青山常在、生机盎然”。


  ——以改革增动力


  “我们有多个新建和续建项目,正在全力推进。”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平义说,今年上半年,公司在留抵退税等政策支持下,经营状况比去年同期还好。眼下,稳企助企政策推陈出新,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公司有信心保持全年稳健发展。


  企业干劲足,投资信心强。“首店”“首发”频频落子也是佐证。


  “上半年,上海首发经济依然表现出强劲动力,累计引进各类首店366家。”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7月30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。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第三方数据显示,上半年,北京全市新开设首店、旗舰店、创新概念店393家。


  让各类企业活力迸发。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,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,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,让国企敢干、民企敢闯、外企敢投。


  向改革要动力,以改革增活力。今年4月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发布,建设市场设施联通的“硬环境”,统一市场运行的制度规则“软环境”,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。8月1日,新《反垄断法》正式施行,同日,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,更有力保障市场公平竞争。


  “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、平等对待,依法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,有效打通制约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垄断堵点,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。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说。


  统筹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三管齐下,一体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各项措施落实落细;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,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……有关部门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。


  刘兴国认为,从改革角度看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、释放发展潜力仍有空间。与此同时,也要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发展能力。一方面培育和扩大市场需求,为企业发展拓展空间;一方面持续优化创新环境,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推动企业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。 (记者:班娟娟 陈灏 邵琨 王飞航)


  转自:经济参考报

Baidu
sogou